近年來大眾對白茶關注度的攀升,推動著白茶產業的發展。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顯示,2021年,白茶產量8.19萬噸,相較2020年比增11.43%,要進一步穩固白茶產業堅定且迅速的增長態勢,離不開相關標準的完善與推廣。
信陽白茶創始人周開啟表示,制定信陽《金花白茶》標準,不僅有利于規范信陽金花白茶行業生產活動,規范市場秩序行為,促進相關產品在技術上的相互協調和配合,推動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,促進資源合理利用;也有利于擴大生產規模、滿足市場需求、實施售后服務、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;不僅有利于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,促進企業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,增強企業素質,提高企業競爭力;也有利于保護人體健康,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,保護人類生態環境,合理利用資源,維護消費者權益。
信陽白茶“金花菌”
l 金花是什么
l 金花白茶與普通白茶有什么區別
l 金花白茶的形式
l 金花白茶的特點
金花是什么?
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金花,通常在黑茶茯茶中出現較多,它是一種人體有益的真菌,學名“冠突散襄菌”,因其外觀圓潤、色澤金黃,因此也被譽為”茶中黃金“。
金花(冠突散囊菌)
今天市面上我們聽說的金花白茶的金花,與傳統黑茶的金花并沒有什么差別,都是指這種有益菌。
與普通白茶的區別
金花白茶,顧名思義就是”金花“+”白茶“,很多朋友就好奇了這些金花是哪來的呢?其實金花都是自然 ”發“出來的。
舉例來說,蘑菇也是一種真菌,喜歡潮濕的環境,有些就特別喜歡在樹木等的根莖上生長。金花菌就是一種特別適合在茶葉上生長的真菌,最早在宋代就有了相關金花茶葉的記載。
金花茯茶
”發花"的過程,其實就是給金花菌一個在茶葉上生長的外部環境,比如溫度、濕度、通氧量等條件,使金花菌可以自然健康的生長,從出芽、結絲、成絲、熟化、干燥等一系列的過程。這樣白茶經過發花,就變成了長有金花有益菌的“金花白茶" 了。
金花白茶的形式
可能很多小伙伴到這就有個疑問了,金花一千年前的宋代就有了,一直傳到今天,那金花白茶不應該早就有了嗎?
其實現在的金花白茶主要分為兩類,一類是采用傳統金花茯磚茶加工藝而來的磚茶發花的金花白茶,一類是結合現代生物技術的散狀發花的金花白茶。
傳統磚型金花白茶
磚型金花白茶的就是跟傳統茯磚茶一樣,對茶葉進行緊壓后進行發花。散狀金花白茶則不需要緊壓成形,直接將白茶散狀茶葉在空氣中,利用更為精準的溫濕度等指標的把控,使每一個葉片上都均勻的發酵并生長金花。
散狀金花白茶
外形變化也是最明顯的,對于傳統磚形金花白茶變化不算太大,主要是葉形因為緊壓的緣故,會變的更碎,同時會有金花呈現。
而散狀的金花白茶,則顏色因發酵明顯變深,同時葉形因沒有擠壓基本保持完整,同時葉片上金花發花均勻。
為此,浉牌從2020年起實施信陽白茶“發花”技術,長達三年攻克信陽白茶發金花的技術難題,且與2023年正式發布信陽《金花白茶》標準,
產品標準是一個行業的規范與成熟的標志。河南信陽《金花白茶》標準相關制定工作的開展,對進一步規范信陽金花白茶市場,推動整體信陽白茶產業標準化、專業化發展,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。